石开的书法与篆刻
|
杨夫林
|
|
三年前, 曾写过一篇关于石开的小文, 题名为《“怪人”石开》, 只写了石开的几件趣闻轶事, 沒有谈及他的书法和篆刻, 该文后来拿到《美术报》上发表了。其实, 写石开, 不讲石开的书法篆刻, 有失之公允, 因为石开的成就毕竟在书法和篆刻。 石开的书法, 以草书面世者较多, 就总体而言, 他的草书大多写得非常精彩, 有的草书条幅甚至出现出人意料的效果。石开擅作狂草, 如笔走风雨, 气贯长虹, 他的字多前后呼应有机组合, 但行距字距之间又无拖泥带水、生硬造作的斑迹, 显得严谨有序, 从容自然, 配合协调和谐。石开的草书, 非常注重线条, 质朴优美, 灵动潇洒, 给人以神彩飞扬、轻松自如的美感。 石开也写行书、篆书和隶书, 但依我之陋见, 他的行书写得呆滞刻板, 差强人意, 篆书和隶书显得平淡, 缺乏力度, 并不耐看, 而且, 在这类书体中, 很少有佳作出现。正因为此, 石开的草书颇受藏家喜爱, 而他另外书体的作品就不那么为藏家所重视。 比起石开的书法, 即使是他受人喜爱的草书, 不言而喻, 他的篆刻自然要胜上一筹。作为艺术家, 石开尤以篆刻著称。我读过石开的不少印作, 他刻的印章, 整体上不注重界定格式, 看似随意, 甚至几近荒率、野俗, 但细细揣摩, 觉得十分可赏耐玩, 足见石开印作的风格非常具有个性。石开治印, 多用切刀, 用刀爽快利落, 刀落之下, 疏密相间, 绚烂多姿, 几乎看不出有刻意雕饰的痕迹。当然, 也许是为求新求变進行探索的需要, 石开有时也耍点顽皮, 比如故意把印章刻得玄虚幻化, 让人难易捉摸, 这类印作虽然不多, 但很快便为招来陣陣非议, 各种印评随之见诸报端。石开注定要成为一个有争议的人物。 近年来, 石开治印更强调节奏, 曲线狂游, 诡变多端, 因此, 一度又给印坛带来强烈的震撼, 在他那把神奇的刻刀背后, 效仿者甚众, 似乎永远有一群跟着影子在打转的追星族。 无可否认, 石开在当代中国篆刻史上, 已有举足轻重、不可或缺的位置。 我与石开相识已有十年之久, 而且藏有石开的多件书法和篆刻作品, 所藏书法大多为六尺对开大条和手卷, 自以为件件精品无疑。我也前后为朋友代求至少上百件他的书作和印作, 博得众多朋友的欢心。前不久在跟石开的一次通话中, 石开道出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 全国购藏他作品的人为数很少, 我是他的基本“客户”, 而且是其中重要的一位。我听后内心激奋, 并为当时已能看重石开而感到自我庆幸。 在二十世纪的最后几年里, 石开从福州迁往北京定居。北京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我想, 凭石开的勤奋和无量创造力, 他将会更适合生存游艺于这个特定的环境里。可以预言, 石开的更大发展或许还在后头。
| |
二○○一年七月十日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