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滋龄印象
|
杨夫林
|
|
2001年5月2日, 杜滋龄一行八人在绍兴举行“天津中国画名家作品展”。据悉, 这个画展是绍兴与天津两地美协创作中心安排的一次艺术交流活动, 天津画家这次来绍办展, 是对去年绍兴美术界画家在天津展览的回访。画展开得很成功, 无疑是近年来在绍兴有档次、有影响的一次画展, 给绍兴的美术爱好者带来不小的轰动。就是在这次画展期间, 我和杜滋龄相见了。这是第一次见面, 但相见如故。杜滋龄当着我的面连说两遍:“你就是我想象中的那个样子, 我们早已是老朋友了。” 这话说得一点不假, 我和杜滋龄的确神交已久。大约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 我们就有了联系。近十年间, 我和先生各居天南海北, 魚雁传书, 交谊匪浅。印象中的杜滋龄, 治学态度严谨, 艺术修养广博, 为人为艺, 有口皆碑。我告诉杜滋龄, 其实在1995年4、5月间, 我去北京出差, 曾专程取道去过天津欲拜访先生, 但事不凑巧, 到天津后一问, 才知先生去北京开会了。想不到这次竟有幸在绍兴谒见先生, 真是一种缘份。 杜滋龄十分关心我的收藏, 谈话中多次问及我的藏事。事实上, 十年来, 先生一直支持我的收藏, 在我的珍藏中, 有多件他的墨宝。有大幅人物, 有笔墨极精湛的成套十二开册页, 还有扇面、条幅、斗方等等, 各种形式几乎一应俱全。细观杜滋龄画作, 无论大帧, 还是小品; 无论描绘西藏题材, 抑或是表现傣族风情, 每幅作品逸笔草草, 清新灵气, 且别出机杼, 饶有情致, 给人以赏心悦目, 百看不够的感受。 杜滋龄1981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 (今中国美院) 中国画系研究生班, 受业于周昌谷、李震坚、方增先诸位师长。杜滋龄最早以绘连环画名世, 练就一手过硬本领, 笔墨技巧老到练熟, 这为他后来创作水墨人物作品奠定了坚实基础。他的传统功底好, 线条流畅自然, 人物造型准确, 真可谓神来之笔, 格调极高。严格意义上说, 杜滋龄作品当归属浙派人物画一路, 但由于他自浙美毕业并离开浙江后, 久居天津, 多受北方画派、尤其是黄胄、蒋兆和、卢沉、周思聪等作品的影响, 画风日渐蜕变, 使他的浙派画中融入北派风骨, 终于形成自家独有的绘画风貌。杜滋龄当过美术编辑, 做过出版社的总编, 三年前任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主任。与此同时, 他还兼任着众多社会职务, 主要有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艺委会委员、天津市美协副主席, 曾担任多届全国中国画大展的评委。作为艺术家, 如今杜滋龄正当盛年, 如日中天; 而他在艺海耕耘已数十载, 任劳负重, 功成名就, 硕果累累, 令多少美术同行敬而慕之, 望尘莫及。 值得一提的是, 杜滋龄在离开绍兴之前, 特意为我题词一帧, 上书:“夫林藏珍——贺杨夫林先生藏画集出版”。请先生题词, 虽为我所嘱, 可事先我沒指定内容。实不相瞒, 从杜滋龄手上接过这帧题词后, 我受宠若惊, 感慨多多。我真的很希望拥有一本属于自已的藏画集, 但是, 能否出? 何时出? 怎么出? 我心中一片茫然。不过, 我会认真地去努力的。但愿早日实现先生寄予的一片厚望。
| |
二○○一年五月九日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