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聚墨斋随笔
【文章列表】
● 情结高原的韩书力
● 杜滋龄印象
● 读名家笔下的马
● 我求王镛墨迹
● 忆 古 元
● “怪人”石开
● 马一浮书法
● “甲骨泰斗”潘主兰
● 复得邱振中墨迹
● 周韶华艺术常青
● 周怀民的“太湖漁歌”
● 林散之与沙孟海
● 假画引来的真迹
● 邵飞其人其画
● 石开的书法与篆刻
● 山水画家杨石朗
● 南“萧”北“游”
● 《赤壁泛游图》珍藏传奇
● 张 朋
● 冯远与唐勇力
● 郭全中、王炎林和邢庆仁
● 借古开今 创造真境
——何加林的山水画艺术
● 怀念钱君匋先生
● 杨春华的国画艺术
● 陶博吾走出百年孤独
● 津门画坛美 风韵尽入藏
——喜得何家英人物画
● 率真恬静平和
——林海钟山水画浅识
● 军旅才子 成就瞩目
——读张道兴人物画
● 读画拾零(五篇)
● 花鸟画家何水法
● 刘海粟——中国画坛的奇迹
● 优美的线条 清新的意境
——杨延文山水画赏析
● 胡伟,张进,梁铨三画家作品收藏小记
● 感受汪伊虹
● 画坛两个张建中
● 范扬与他的“范式”山水
● 诸暨“四老”
● 又见刘继潮
● 楼国明其人其艺
● 我眼中的朱仲夫
● 我读冯今松
● 巴玛扎西及其超现实水墨
● 徐希的水墨情缘
● 画家与牛
● 书法奇才白砥
● 一幅珠联璧合的清韵图
● 石齐与《马背少女》
● 我所认识的周砥卿先生
● 三石楼主曾宓
● 我收藏一套富冈铁斋书画尺页
● 白沙村庄主人桥本关雪
● 余任天的艺术人生
● 新西兰旅行日记两则
怀念钱君匋先生
杨夫林
当代杰出的艺术家钱君匋先生逝世已经三年了,然而先生高尚的人品、渊博的学识以及音容笑貌,至今历历在目。1994年国庆放假三天,我在朋友的引荐下去沪上拜谒慕名以久的钱君匋先生。记得那天到钱老家时,正巧赶上他刚从城皇庙参加完一个活动回到家里,先生正在把当天所见所闻讲述给满屋子的人听,谈兴正浓。当时,我感到惊讶,已是89岁高龄的老人却依然精神矍铄,身体硬朗,思路敏捷,声音宏亮,看上去,与他的实际年龄极不相称。我当时想,钱先生至少能再活上十年或许更多些年岁。在此后的几年里,我几乎每年都要去钱先生家里一至两次。
钱君匋在中国文化艺术界堪称一位享誉遐迩的名人。人称钱君匋有八绝:篆刻、书法、装帧、绘画、诗文、音乐、鉴赏和收藏。早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钱君匋就被聘为开明书店音乐美术编辑,从事书籍装帧,先后与鲁迅、茅盾、郑振铎、叶圣陶、郭沫若、郁达夫、巴金、陈望道等文坛巨匠为友,并为他们的作品设计装帧封面,一时“钱封面”名噪海上。
钱君匋的篆刻,更是独步当今,名铄中外,先生篆刻出自秦汉玺印,同时吸收近代吴昌硕、赵之谦之精髓,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所治印作结体严谨,沉雄大气,而又遒劲秀拔,豪情逸趣。出版的印存、印集、印谱达十数种之多。有人称钱君匋为齐白石之后第一人。据资料记载,先生一生刻印万余方,中国当代一大批名人、作家、书画家的用印均出于先生之手。由于我认识钱先生时已在他的晚年,据悉那时他已经封刀,所以每次去他家都没见过先生治印的场景,在我的收藏中也因此缺了先生的印章,引为憾事。
晚年的钱君匋把精力集中在写字作画上。他的书法,积80余年功力,真、草、篆、隶无不佳妙,尤其是他的隶书,熔汉简于一炉,开创一代书风,用笔用墨苍劲泼辣,奔放自如,然又不失质朴古拙,恬淡平和,极富金石气息,因此,颇受藏家喜爱。先生亦擅国画,以花卉为主,偶作山水。朱屺瞻曾有这样的评述:“君匋的画魄力大,极简练处极精神,极奇特处极稳健,极浑厚处极含蓄”。
1997年9月,我又一次去先生家,这是应邀陪同两位朋友去的,然而那次去先生家给我留下的印象极其难忘,因为那次差点出了大事。那天,我们去得特别早,没过早上8点就到先生家,保姆杨阿姨照例把我们领到楼上先生的抱华精舍,此时先生正端坐案头在一把扇子上作画,见我们进去,立起身子以礼相迎,我们感到不好意思,请先生不要起立。熟料,先生下坐时竟忘了身后的椅子已向后移位,一个空档坐到地上,吓得我直傻眼,我身旁一位朋友大步跨上前扶起先生,先生似乎也受到惊吓,但很快镇定下来,连声说:“勿啥要紧,勿啥要紧。”一场虚惊,够多危险!我心里明白,92岁的老人哪能经得起一个闪失。那一次,我们真为钱老平安无事而感到庆幸。记得那天,先生为我们写了16副对联。
在这之后的将近一年里,我没有去先生家。次年(1998)8月2日,突然传来噩耗,先生驾鹤西归。想不到先生如此强健的身子,竟会这样快离去,令多少人深感惋惜和悲痛。
钱君匋先生生前曾担任西冷印社副社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上海市政协委员。在他的晚年,数度赴美国、日本、新加坡、菲律宾、香港、深圳等地讲学或举办展览,先生的艺术倾动中外,为世人所重。
现在先生虽然离开了人世,但给我们留下大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先生的故居和出生地浙江桐乡、海宁两地均建有“君匋艺术院”,陈列着先生无偿捐赠价值上亿元的明清书画、印章、陶瓷等珍贵文物和先生自己的精品力作五千余件,供后人参观、欣赏和学习。先生这种为艺术而献身的崇高品格和情操,值得后辈的尊敬和怀念。历史将永远记住这位艺术老人。
二○○一年八月二日
浙江省绍兴市聚墨斋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 13957533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