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聚墨斋随笔
【文章列表】
● 情结高原的韩书力
● 杜滋龄印象
● 读名家笔下的马
● 我求王镛墨迹
● 忆 古 元
● “怪人”石开
● 马一浮书法
● “甲骨泰斗”潘主兰
● 复得邱振中墨迹
● 周韶华艺术常青
● 周怀民的“太湖漁歌”
● 林散之与沙孟海
● 假画引来的真迹
● 邵飞其人其画
● 石开的书法与篆刻
● 山水画家杨石朗
● 南“萧”北“游”
● 《赤壁泛游图》珍藏传奇
● 张 朋
● 冯远与唐勇力
● 郭全中、王炎林和邢庆仁
● 借古开今 创造真境
——何加林的山水画艺术
● 怀念钱君匋先生
● 杨春华的国画艺术
● 陶博吾走出百年孤独
● 津门画坛美 风韵尽入藏
——喜得何家英人物画
● 率真恬静平和
——林海钟山水画浅识
● 军旅才子 成就瞩目
——读张道兴人物画
● 读画拾零(五篇)
● 花鸟画家何水法
● 刘海粟——中国画坛的奇迹
● 优美的线条 清新的意境
——杨延文山水画赏析
● 胡伟,张进,梁铨三画家作品收藏小记
● 感受汪伊虹
● 画坛两个张建中
● 范扬与他的“范式”山水
● 诸暨“四老”
● 又见刘继潮
● 楼国明其人其艺
● 我眼中的朱仲夫
● 我读冯今松
● 巴玛扎西及其超现实水墨
● 徐希的水墨情缘
● 画家与牛
● 书法奇才白砥
● 一幅珠联璧合的清韵图
● 石齐与《马背少女》
● 我所认识的周砥卿先生
● 三石楼主曾宓
● 我收藏一套富冈铁斋书画尺页
● 白沙村庄主人桥本关雪
● 余任天的艺术人生
● 新西兰旅行日记两则
我所认识的周砥卿先生
杨夫林
我很清楚记得,大约1991年夏日的一天,我按着熟人指点的路线和地址,在绍兴市区人民路上找到了周砥卿老先生的旧宅。我轻轻叩门,不见声响,再连敲几下,门开了,开门的是一位年迈老人。只见他中等个子,脸上呈现出一副老态,但精神矍铄,行动利索,这位老人便是当年绍兴城里最有名望的画家周砥卿先生。我忙向他作自我介绍并反复说明来意,老人一脸茫然,似乎听不明白我在说什么,然后转身从里屋拿出纸片和笔,示意我写在上面,我这才意识到老先生重度耳聋并有重听。于是,双方的对话便由此开始。他说话,说得很响,而我,把要说的写到纸片上递给他,如此一来一往,虽然吃力,但还算顺利,以至后来我每次去老先生家时,都是以这样的形式相互交流,次数一多,自然也适应了。
周砥卿,1901年生于浙江绍兴前梅乡(今钱清镇)。名卣然,字砥卿,别署寄庵,晚号槐叟、苦槐、大聋,中年后以字行,斋名缦花庵。先生幼承家学,少极聪慧,喜欢涂抹。1923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早年辗转于江、浙、沪以及山东青岛和福建等地金融界从业;1949年后,回归故里绍兴,在学校当教师。凡从业之余,致力绘事,手中画笔从未有过停歇,直至上世纪60年代退休后定居绍兴城区,专事画画,创作益丰。周砥卿初师白阳、新罗,作品秀雅恬静;继而参以青藤、八大,兼有沉雄之气;晚年潜心研习吴昌硕,笔致更纵横有力,颇得神韵。先生擅长花卉,尤喜画苍松红梅,笔墨浑厚苍劲,古拙老辣,融心境与画风浑然天成。除绘事外,周砥卿还喜篆刻、书法,其功力同样清新脱俗。篆刻作品有《鲁迅著作书名印》、《鲁迅小说篇名印》、《寄庵印存》等存世。
在绍兴一地,周砥卿因技高艺精,作品很受人追捧,求画者甚众。然而先生对艺术态度严谨,作画、写字、刻印从不马虎,拒绝平庸。先生平时除公益事业外,作品从不无偿送人,挂单卖艺,凡遇求画者视同一律。这充分显示他对自己艺术的肯定和自信。我曾多次求得先生墨迹,记忆中每次向先生求画时,他总会把厚厚一叠,足有数十幅还未落款的画作递到我手上,让我挑选,然后约定时间,待他题完画款后取画。当年向先生求画,均以幅计价,一帧三平尺花卉作品定价一百元人民币,此价在当时无疑已不菲。求画照付润笔,这是对先生艺术的尊重,心里自然也踏实。其实,先生挂单鬻画之事已有悠远历史。据查阅资料获悉,早在民国21年(即1933年),周砥卿在青岛金融界从业时,就订立《缦花庵润例》,内分花卉、篆刻两项,落款为“壬申仲冬山阴周砥卿第三次订于琴岛(即今青岛)。”而且同时还附有收件出处 ,为“青岛明华商业储蓄银行及各大南纸铺以及绍兴禹迹寺前四十九号本宅。”
1993年,周砥卿先生因病逝世,书画界同仁,为之痛惜。由于先生久寓绍兴,信息闭塞,尤其在他人生的后几十年里,几乎与外界隔离,很少有各种文化交流,因此,受地域、环境限制,先生的画名终没能走出绍兴,此为憾事。但凭心而论,他的书画及篆刻艺术均令人瞩目,其作品丝毫不输同时代缶门一些弟子,比如杭州的诸乐三,上海王个簃。
2017年7月7日写在绍兴寓舍
浙江省绍兴市聚墨斋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 13957533518